10月10日周三行業新聞分享
國內資訊:
1、生態環境部舉行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通報了近期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并答記者問。談及“錯峰生產”問題,劉友賓表示,今年的攻堅行動方案的總體考慮是更加強調科學施策、精準調控,嚴禁采取“一刀切”方式。嚴重污染企業千萬不要心存僥幸,要按照錯峰生產要求該停則停,該限則限。
2、菲律賓鳳凰石油公司及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中海油CNOOC)已經向政府提交其聯合建立本國液化天然氣項目(LNG)的建議。10月2日,能源部助理部長普里洛說:“政府已經在評估這個建議。”今年六月,鳳凰及CNOOC已經為在菲律賓研究及發展液化天然氣(LNG)項目簽署了了解備忘錄。
3、9月27日,從襄陽市發改委召開的儲氣設施建設推進會上獲悉,將通過自建LNG儲氣罐、打通城區與縣市的天然氣管網聯絡線等方式提高儲氣能力,到2020年儲氣能力將達到58.4萬立方米。2017年襄陽市天然氣消費量為3.38億立方米,但是天然氣儲氣能力僅45.9萬立方米,遠低于國家標準。
4、10月8日,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的液化天然氣(LNG)價格達到了4613元/噸,突破去年“氣荒”時創下的高點(4400元/噸)。價格飆升的背后,是今年前8個月,中國天然氣進口增速近40%,中國需求的猛增成為推動市場上行的最重要因素。
5、9月全球液化天然氣(LNG)運輸價格飆升,專家預測,由于新工廠產量上升、LNG船只需求緊張等,明年可能會保持高位。據悉,從大西洋流域向亞洲運送LNG的船只價格已從8月底的每天7.5萬美元躍升至近日的每天9萬美元至9.5萬美元。
國際資訊:
1、俄國際文傳電訊社9月25日報道,俄能源部油氣開采和運輸司司長格拉德科夫稱,2035年,俄液化天然氣產量將達8300萬噸,是目前產量的近4倍。俄液化天然氣產量將大增的主要原因是實施液化天然氣新項目, “薩哈林2”液化天然氣項目第三期投產,以及“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第三期和第四期投產。
2、在剛剛閉幕的第三屆圣彼得堡天然氣論壇上,壟斷天然氣業務的俄羅斯天然氣工業公司總裁米勒表示,俄羅斯與中國正在討論進一步增加將要竣工的東線管道天然氣供應量。米勒說,雙方正在討論的是超過東線管道原有合同的供氣量,在原有合同的基礎上,俄羅斯可以經過東線管道再補充向中國每年供應50億-1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他說,這樣俄羅斯可以幫助中國緩解冬季用氣高峰時供氣緊張的局面。
3、國際油價9日上漲。分析人士說,伊朗石油出口下降以及颶風影響墨西哥灣石油生產的消息助推國際油價當天上漲。截至當天收盤,紐約商品交易所11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上漲0.67美元,收于每桶74.96美元,漲幅為0.9%。12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上漲1.09美元,收于每桶85美元,漲幅為1.3%。
更多天然氣行業資訊內容,歡迎搜索“天然氣集團”微信公眾號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