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周一行業新聞分享
國內資訊:
1、10月12日,中國海油天津LNG替代工程投產,而距此不遠的蒙西管道天津段工程正在緊張建設中,計劃在11月15日完工,提前投入冬季保供工作。這是采暖季來臨前最后一個月,天然氣冬季保供戰全面提速沖刺的一個縮影,而不容忽視的是,今冬明春天然氣供需形勢依然嚴峻,面臨著成本、氣候、安全等諸多挑戰。
2、勝通能源與振華石油聯合采購的第一船液化天然氣(LNG)將抵達中海油粵東LNG接收站。這是勝通能源第一次直接采購海外天然氣資源。此前公司的天然氣來源主要依靠國內三大石油公司的LNG接收站和西北等地的LNG工廠。
3、目前,中石化旗下普光氣田日產氣量最高達2600萬立方米。在2017年的冬季保供中,普光氣田加大產氣力度,共向“川氣東送”工程提供37.5億立方米天然氣,同比增長25%,確保了長江經濟帶沿線2億多戶居民和企業用氣。截至今年9月,普光氣田已安全環保、高產高效運行8年零11個月,累計生產天然氣706億立方米,外輸凈化天然氣超過500億立方米,占“川氣東送”工程累計輸氣量近七成。
4、近日,《云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成立云南省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及供應保障協調工作組的通知》下發,進一步明確了推進天然氣產供儲銷體系建設及供應保障的組織架構和職能職責。此舉將更加有力地推進云南的天然氣儲氣設施建設、強化天然氣應急調峰能力、推動天然氣管道工程建設、確保天然氣供氣安全穩定。
5、中國-歐洲國際交通走廊”天然氣發動機燃料汽車拉力活動在哈薩克斯坦境內舉行。在這2200公里中,中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三國聯合車隊先后經過了阿拉木圖、塔拉茲、突厥斯坦、奇姆肯特、克孜勒奧爾達等州市,讓當地政府、企業和人民更加直觀地感受到天然氣在現代交通運輸業中的優勢以及能源技術優勢,增進了當地人群對壓縮天然氣的信任感,刺激了當地對天然氣燃料的市場需求。
國際資訊:
1、根據坦桑主流媒體《公民報》10月3日報道,坦桑尼亞石油開發公司公布天然氣相關數據顯示,坦桑全國天然氣需求量已從2016年的每天1.45億立方英尺增加到去年的3億立方英尺,目前國家電網中約有55%來自天然氣。坦桑通過使用天然氣節省了約23.14萬億先令(約100億美元),尤其是松戈(songosongo)氣田,在過去13年為坦桑節省了50億美元。
2、據外媒10月11日莫斯科報道,俄羅斯第2大天然氣公司諾瓦泰克11日在莫斯科宣布,諾瓦泰克日前在鄂畢灣地區發現了一個新的特大氣田,這個氣田估計擁有11萬億立方英尺的天然氣儲量。這個發現是通過在北奧布斯克許可證地區鉆取一口勘探井獲得的。
3、法國作業者道達爾計劃在設得蘭群島以西區域開展新的評價和勘探鉆井,公司在Glendronach探井獲得一個重大天然氣發現,位于其擔任作業者的Laggan大區域(Greater Laggan Area)。Glendronach發現被認為擁有1萬億立方英尺可采天然氣,是繼高壓高溫Culzean凝析氣田后英國10年里第二大發現。
更多天然氣行業資訊內容,歡迎搜索“天然氣集團”微信公眾號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