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周五行業新聞分享
國內資訊:
1、22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深化改革促進天然氣協調穩定發展的措施。一是構建拓展國內生產、穩定國際合作的多元化供應體系,加強管網、儲氣庫、接收站等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保障供需平衡,實現有序利用。二是加大國內勘探開發力度,創新機制鼓勵各類投資主體參與,支持以市場化方式轉讓礦業權。三是完善天然氣調峰、應急和安全保障機制。做好今冬明春天然氣保供預案,新增氣量優先保障城鎮居民生活和大氣污染嚴重地區冬季取暖散煤替代。“煤改氣”實施前須簽訂合同落實氣源,堅持“以氣定改”。利用差別化價格政策促進削峰填谷。
2、去年冬天,天然氣供應一度緊缺,“氣荒”席卷華北、華中多地。為避免重蹈覆轍,“三桶油”正積極備戰,從氣源供應、儲運設施建設,到加速形成互聯互通機制等方面著手,保障冬供。
3、8月21日從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以下稱“青海油田”)獲悉,入伏以來,青海油田尖北天然氣產能建設提速提效與戈壁烈日比“溫度”,多井提速創紀錄。據最新數據統計,2億立方米產能建設鉆井工程已完成6開2完1搬遷,累計進尺27038米。
4、8月23日,新奧股份發布公告稱,8 月 22 日,參股子公司Santos 宣布其與 Quadrant 能源(以下簡稱“Quadrant”)的股東達成一項有約束效力的協議,以 21.5 億美元外加 Bedout 盆地相關的或有支付的價格收購 Quadrant 100%的股權,Santos 收購 Quadrant 的資金來源為現有資金和債務融資。
5、 8月20日,一位知情人士向《中國企業家》記者證實,醞釀數年的油氣管網獨立方案或將在今年年底取得實質性進展。這意味著,將石油和天然氣管道從“三桶油”中分拆出來,組建新的國家油氣管網公司正成為現實。
國際資訊:
1、據世界天然氣8月20日報道稱,韓國造船商三星重工株式會社已連續兩次收到兩艘液化天然氣運輸船的訂單。該公司在提交給證交所的文件中表示,該訂單已由一家北美船舶公司預訂,但未透露該公司的名稱。文件顯示,該合同價值為4123億韓元(3.675億美元)。
2、據安迅思新聞倫敦8月21日消息,安迅思對流量數據的分析結果顯示,今年荷蘭有望首次成為天然氣凈進口國,因為國內產量的日益下降侵蝕了荷蘭長達幾十年作為西北歐天然氣靈活供應國的歷史地位。今年截止當前,荷蘭的管輸天然氣進口量已經超過出口國,主是荷蘭自1950年代開始生產天然氣以來的首次。
3、受美元指數反彈影響,國際油價23日微跌。美元指數23日上漲,截至紐約匯市尾盤,衡量美元對六種主要貨幣的美元指數上漲0.55%至95.6715。截至當天收盤時,紐約商品交易所10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下跌0.03美元,收于每桶67.83美元,跌幅為0.04%。10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下跌0.05美元,收于每桶74.73美元,跌幅為0.07%。
更多天然氣行業資訊內容,歡迎搜索“天然氣集團”微信公眾號獲取。